《航空兵器试验靶场》
一:中国航天在封锁下的成长
中国航天科技始于1980年代中期。初期利用剩余运载火箭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1987年至1992年间,中国先后为法国、西德、巴基斯坦、瑞典与日本提供了5次搭载服务,1990年至2000年中国先后为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瑞典、美国、菲律宾、巴西等国家成功地发射了27枚美国商业卫星,1999年,美国国会发表《考克斯报告》,不准中国发射美国商业卫星,中国被迫停止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美、中之间实质性的太空合作已完全终止。2011年5月4日,在美国众议院弗兰克.沃尔夫推动下,美国国会批准通过的拨款法案中,禁止美国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进一步阻碍了美国与中国在太空科技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在美国严密的技术封锁下,中国航天并没止步,积极参与太空领域的国际商业活动,,为外国用户研制和发射非美制卫星,推动合作进行「亚太多边合作多工小卫星」的应用,陆续与第三世界国家签订多枚卫星「在轨交付」合约,不断提升中国航天科技的市场竞争力,也提升自身航天科技水平,实际上运载火箭和卫星的技术是军民通用的,中国的军用照相侦察卫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全天时传递的目标,航空展上展出的「资源3号」观测卫星只是民用型卫星,但是使用了分辨达到2.1米的数字式照相机。同时还搭载了一台多光谱扫描仪,颜色分为蓝色、绿色、红色、红外),卫星全重2.6吨。由此可见中国太空红外扫描仪的技术已为发射弹道导弹预警卫星做好技术准备。通常中国的侦察卫星称作「遥感」系列,迄今已经发展了三代,所有发射的遥感系列卫星全部成功。
它们分别由三种运载火箭实施发射。目前已经排列到了YG13、14、15、16,YG16,从发射运载火箭的变化可以看出正在越来越大型化。这些卫星又称作CAST2000,安装了三轴高度稳定器,具有变轨能力,它探用了X波段的数据传输系统,S波段的跟踪、遥控、指令系统。能够携带600公斤重的各式照相机,拥有携带小型合成孔径雷达的能力。国际市场上民用侦察图片精度大约只有本国侦察卫星的三分之一,中国的侦察卫星分辨率可能达到0.6、0.7米左右,中国新一代通讯卫星称作DFH-4,也是三轴稳定装置。,2004年12月首次发射的,目前已经向多个国家出口,全部由长征3B运载火箭发射,美国企图以禁止出口卫星来压制中国航天的企图已经完全落空,虽然中国航天技术水平尚逊于美国与俄罗斯,但正系统性地进行着五大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成为美国军事航天技术上具有威胁的潜在对手,
二: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在美国封锁下的成长
其中对美国军事航天技术上最具威胁的是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GPS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的金母鸡,对国家安全、军队作战能力、国家经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990年,欧盟为了摆脱对美国GPS卫星导航的依赖,积极研建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还拉中国投入2.3亿欧元资金合作研制,美国为了垄断卫星导航系统的军事与商业利益,曾强烈地反对与阻挠,欧盟坚决对抗,但伽利略系统由于资金筹措困难、内部纷争不断和美国干涉下,至今只有4枚卫星在轨,形势不乐观,幸好中国分两路进发,一边参与伽利略系统,一边建构3枚定位于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1个地面中心站的实验性二维「北斗一号」定位系统,主要是用于静态定位,2012年,北斗二号卫星将投入亚太运营,与北斗一号不同的是北斗二号采用与GPS相同的被动工作模式,即第一代北斗只能用于舰船、军用航空平台自己的定位,定位范围是东经70-140度、北纬5-55度,
北斗二号则是和GPS完全相同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定位范围扩大到东经55-180度,定位精度为平面、高程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由5枚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枚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与27枚中高度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其特点是集合了GPS、GLONASS、「伽利略」与日本「准天顶」卫星导航等系统的设计优点,运用它具备的精密定位与测速功能,对天、空、海、陆军的指挥、管制、武器弹射精准度等,都将大幅提升,所有的短程、中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远程火箭炮都追加军用版「北斗」定位,打击精度将会进入数米级别,大大提高中国的战略武器对全球的打击精度,对日本、驻日、驻澳大利亚美军和美洲大陆的威胁更加现实。2020年以后中国的北斗系统势开始分享,讯号完整性、可获得性、可靠性,将优于GPS,成为美国GPS系统的竞争者,基于民用GPS服务在战争中极其容易被美军关闭,因此凡是中国军队已经装备部队的主战装备,目前都避免使用GPS,对GPS的依赖降低为零。这也是美国最不愿意见到的,
上一篇:空军: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飞跃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