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兵器试验靶场

蹒跚起步的巨人航空母舰早期发展的坎坷历程 

来源:航空兵器试验靶场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9

1906年法国著名发明家克雷曼·阿德在出版的《军事飞行》中第一次向世人描述了飞机与军舰结合这个前无古人的伟大想法,并第一次使用了“航空母舰”这个概念,也许克雷曼·阿德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年后这个设想竟能成为现实,并逐渐取代战列舰从附庸变成秤砣,成为引领海战格局的超级巨兽。

▲正准备接受测试的今鸟号飞机和铺设了木制甲板的伯明翰巡洋舰

1910年11月14日,美国“伯明翰”号轻巡洋舰停泊在美国东海岸,舰首甲板铺设了木质的飞行跑道,上面停放一架单座双翼民用飞机“金鸟”号。按理说试验应该在逆风航行时候进行飞机起飞,不过当时现场天气情况不佳,风力并不适合后续的试验,但是驾驶员伊利依然决定强行起飞“金鸟”号。由于飞行甲板太短,还有狂风影响,飞机起飞速度并没有达到预定的速度,结构飞机越飞越低差点直冲海面,还好飞行员伊利凭借娴熟的飞行技能,通过操控尾水平舵将飞机在最后一刻拉升起来了,后来飞机在几公里的海滩机场安全着陆,这次试验的成功,为航空母舰和海军航空兵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和艰难降落的战机,这次降落也让一位表演飞行员拉开了海军航空兵从襁褓阶段走向巨人的开始,只可惜这位先驱在随后的特技飞行表演中因为飞机失灵而机毁人亡

1911年1月18日,美国飞机着舰试验在西海岸旧金山举行,飞行员依然是伊利,不过军舰换成来重型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这次天气很不好,舰长认为水域太小并不适合大范围机动,于是舰长只能将军舰尾部向着风向,但是这样一来加大了降落的难度,为此在飞行甲板上美国人设置有有22阻拦索。不过飞机完成起飞后,顺利的挂住来最后的11道阻拦索,停在了距离跑道终端大约9米的地方。这两次飞机起飞以及着陆的试验都实现了成功,这对于航空母舰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之后航空母舰开始逐渐主宰海空战场。虽然此时飞机本身还处在早期开发阶段,既没有跟地面进行通讯的设备,也没有装备比手榴弹杀伤力更大的武器。当时美国航空母舰试验成功之后,大洋彼岸的英国以及日本等国也都不约而同的开始研发航空母舰。

▲皇家方舟号水上飞机母舰,有趣的是航母的故乡英国是从水上飞机入手探索航母的,战机降落海面后通过大吊杆搬运到舰艇上,因为舰上所载的飞机并不能够在舰上直接起降,所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1916年英国设计师根据水上飞机参战以来的经验教训,才提出了将陆基战机应用到军舰上的意见

▲上图为1917年初次改装的暴怒号航空母舰,可以看到此时的暴怒号仅仅是取消舰艏主炮并用木制飞行跑道取代,而且还保留舰艉主炮,原先拆除的炮塔和弹药舱的位置被改装成了可以放置8架飞机的机库

1917年3月前后英国海军对大型巡洋舰“暴怒”号先后进行了二次改装。第一次英国海军将“暴怒”号前部炮塔拆除后,加装69.5米的木制飞行甲板,上面停放了10架飞机(4架“肖特184”水上飞机以及6架“幼犬”战斗机)。不过由于舰上高耸的烟囱以及桅杆使得飞机无法着陆到飞行甲板。1917年8月2日邓宁驾驶“幼犬”通过侧滑艰难着陆前甲板,开启了飞机降落在航行中军舰的先河。后来邓宁又一次重复这个危险工作,随后失败后以身殉职。“暴怒”号第一次改装前飞行甲板后,英国人将其称为“飞机载舰”,此时该舰排水量达到19153吨,航速31.5节,一共搭载了10架飞机。第二次改装英国海军将“暴怒”号后炮塔以及桅杆拆除并加装了86.6米长的飞行甲板,这样将以舰体上层中部建筑为界线,前甲板用于飞机起飞,后甲板用于飞机降落,飞机起飞降落互不干扰,分工更加合理。不过那些桅杆以及烟囱,还有中部舰桥对飞机着舰还是有着巨大的影响。

▲1939年暴怒号再次进行了第三次改装,中部舰桥、桅杆以及烟囱被拆除,该舰从而拥有了全通式飞行甲板(如下图)

总之“暴怒”号虽然经历二次改装,还是一艘不够完善的航空母舰。不过英国通过“暴怒”号的二次改装以及试验结果,获得很多先进的航空母舰经验。“暴怒”号虽然经历了二次改装,但是依旧不具备全通甲板的优势,飞机着陆难度很大。随后英国又开始重新建造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舰。1917年,英国海军开始将客轮“卡吉林”号改装为世界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全通甲板航空母舰。设计者从一开始就想到了将烟囱放在全通甲板下面一直通向舰尾,这样就消除来飞机起飞降落的最大障碍。由客轮“卡吉林”号改装航空母舰被称为“百眼巨人”号,该舰于1918年5月正式完工,排水量为14450吨,最大航速20节,一共可搭载20余架飞机,“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加入英国皇家海军作战序列后。还没有来得及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就结束了。

上一篇:何为武器装备“后门”
下一篇:没有了